Strategy ✹ Marketing ✹ A/B Testing

CodingBar 課程行銷

國中小 STEAM 課程產品設計及行銷策略制定,透過線上、線下行銷活動循環,創造該年招生人次 47.8% 成長。

專案背景

CodingBar 是青少年程式教育機構,提供小學到高中學員資訊能力培育課程。

Roblox 為美國一款遊戲軟體,以 Lua 為程式語言,提供免費創作工坊,任何人都可以透過平台自由創作遊戲、發佈供其他玩家體驗,是時下小學生為之瘋狂的遊戲。CodingBar 領先市場其他單位,獨家開發專為小學生設計的 Roblox 營隊課程,透過孩子最喜歡的遊戲啟蒙孩子的資訊學習興趣。

專案目標

目標

設計短時間體驗活動,提升產品曝光度,吸引家長讓孩子來體驗,最終導流至冬令營課程。

計畫

  • 在 9 ~ 12 月的淡季週末舉辦體驗活動
  • 透過廣告提升產品曝光度,讓家長對品牌產生印象與連結
我的角色

組織行銷、營運、師資各項資源,推動專案執行

作為計畫專案管理者,負責組織舉辦活動所需的各環節與資源:從課程規劃與體驗內容設計,到梯次及時間規劃、活動備品內容,團隊進度追蹤;確保計畫順利、如期執行。

發想廣告文案切角、製作素材,招募活動體驗學員

以 UX 角度洞察家長心理,發想設計行銷文案內容,設計 Facebook 廣告、上架並觀察行銷數據,持續調整廣告素材,為每場體驗活動招募體驗學員。

從幕後到幕前,在第一線認識消費者並優化體驗

參與活動,觀察體驗學員反應,同時與家長互動,進一步掌握消費者輪廓與意見;持續優化顧客體驗。

  • 專案管理
  • 廣告設計
  • 社群廣告投放
  • 數據分析
困難與挑戰

旺淡季明顯,且寒假時間短招生挑戰度高

由於客群(學生)時間稀缺的特性,寒暑假營隊課程為企業主要營收,兩季的招生人次為重要指標。然而暑假假期長,招生成效較為理想;寒假則因時間短暫、零碎,招生人數往往低落甚至無法負擔開班成本,寒假招生人次是 CodingBar 成立以來持續面臨的挑戰。

顧客認知不足

多數家長知道孩子瘋玩 Roblox,但由於本身非資訊領域專業人士,不具備「Roblox 擁有 Studio 的創作工坊,小學生也可以透過學習 3D 建構與程式語言打造遊戲」的認知,主動搜尋並選擇 CodingBar 課程的可能性極低。

成果與影響
  • 從 2023 年 9 月起,舉辦 Roblox 一日營體驗活動共計 17 場142 位學員報名
  • 2024 年冬令營共計 34 人次報名,較去年同時期成長 47.8%;其中 38% 來自一日營學員。
過程與洞察
#1 體驗活動主題是關鍵參數之一

根據先前的用戶訪談中,我們了解家長在幫孩子選擇活動時,同時會參考孩子的興趣與意見。

初次設計體驗營時,我們規劃了《跑酷》與《金銀島》兩不同主題;在相同的廣告預算與文案搭配測試下發現:

  • 《跑酷》的廣告吸引力大於《金銀島》;前者的廣告表現在在曝光率與點擊率上的都是後者的 2 倍。
  • 報名人次的落差更為懸殊,相同廣告時間下,《跑酷》主題的報名人次為《金銀島》主題的 4.8 倍。
▲ 以動物森有會發想的島嶼創作遊戲 vs 馬力歐型經典跑酷遊戲為主題的課程廣告,不論在廣告吸引力或是課程實際吸引程度都是跑酷的表現更為出色。
#2 影音素材成效高於圖片,含有教學情境的素材優於 Roblox 本身

在相同的《跑酷》主題活動下,隨著廣告時間拉長,疲勞度上升、廣告效益開始下降,因而進行多組素材的更新產生新鮮感:

  • 影音素材對用戶的吸引力是靜態素材的 2 ~ 3 倍,CPC 可從 NT$6 降至 NT$4。
  • 以教學互動、學習情況的素材使家長更有意願進一步認識品牌。
廣告 A. 學員作品
  • 採用學員設計的 Roblox 遊戲成果
  • CTR = 2.19%
  • CTR 全部 = 2.26%
廣告 B. 活動情境
  • 採用教學環境與師生互動、孩子的笑容
  • CTR = 2.02%
  • CTR 全部 = 3.77%
#3 持續創造互動才有機會留下顧客

在 7、8 月的雙北小規模測試中,發現《跑酷》主題較具吸引力,因此 9 月擴大在雙北、新竹、台中、高雄舉辦,共計 5 場。每一場活動都是認識顧客的機會,透過活動過程,持續觀察並收集學員的願望:

  • 家長擔心孩子玩網路遊戲的原因之一:網路上許多遊戲充滿血腥、暴力。
  • 小孩對 Roblox 上火紅的遊戲 Doors 充滿興趣。
  • 除了跑酷類型遊戲,小孩對槍戰、射擊遊戲有高度熱情。

綜合各項洞察,設計以暗夜、懸疑感的場景搭配射擊主題的體驗課程《迷霧森林》,在 10 月推出,讓曾參加過《跑酷》的學員可以再次回訪,持續與品牌接觸,加深品牌印象及參加冬令營的慾望。

▲ 搭著萬聖節的季節推出應景的《迷霧森林》一日營;有點懸疑刺激但不含暴力的主題,回應孩子的心願也讓家長放心。
#4 用孩子的笑容收服家長的心

國中小課程的行銷困難處在於,購買者跟體驗者並非同一人。

體驗課程中,家長在送小孩到達教室、確認狀況後就會離開,教學過程的精彩家長感受不到,雖然多數家長都會詢問孩子感受如何,但小孩多半難以完整闡述。 為了讓身為購買關鍵決策者的家長能感受到 CodingBar 的價值,我們在每一場活動中設計:

  • 邀請家長於課程結束前 15 分鐘回到教室,觀看孩子的成果發表與總複習。
  • 成果發表設計讓所有人一起玩每一位同學設計的遊戲,透過「我的作品被其他人玩過!」的成就感,以及大家一起玩的樂趣,在活動尾聲打造快樂的經驗。
  • 總複習由講師的快速問答,帶領學員回顧當日所學的重要技能,同時讓家長看見孩子的成長與收穫。
  • 快速紀錄活動過程,在課程結束後建立專屬相簿,並與學生作品連結一起寄給家長;讓家長的付出轉換為難忘的回憶。